
泗水县始终聚焦劳动者与企业诉求,以“前端预防、未病先治、既病快治”为工作导向,通过完善源头治理、协同调解、裁审衔接、行业自律等方面,有效化解各类劳动争议,推动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,实现企业发展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双向共赢。
一、下沉服务重心,筑牢源头预防防线
劳动关系和谐的关键在于源头治理,抓早抓小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争议发生。泗水县人社局主动转变工作思路,将服务端口前移,聚焦企业用工管理中的痛点、难点,通过常态化下沉基层一线,为企业提供精准化用工指导服务。
针对部分企业对用工规范认识不清晰、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,泗水县人社局定期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企业、项目工地、产业园区,开展“送法入企”服务。通过围绕入职管理、社保缴纳、劳动合同签订与履行、工时休假、离职流程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核查,结合排查结果为企业出具针对性“体检报告”,明确改进方向与具体措施。同时,持续开展基层调解员业务培训,通过专题授课、案例分析等形式,提升调解员专业能力,帮助企业规范用工流程,从源头降低劳动争议发生概率,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筑牢基础。
二、创新联动机制,提升争议处置效率
面对劳动争议多样化、复杂化的新形势,泗水县人社局坚持“调解优先、高效处置”原则,打破部门壁垒,构建跨部门协同调解机制。通过入驻“一站式”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,为企业与劳动者提供“一站式”争议化解服务,实现案件快立、快调、快办、快结。
在争议处置过程中,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动优势,建立“行业主管部门+工会”协同调解模式,针对不同类型的劳动争议,快速启动联动机制。对于涉及工伤待遇、经济补偿等复杂争议,通过科室间信息共享、联合协商,帮助劳动者依法维护权益,推动企业履行责任,促成双方达成和解。同时,推动基层调解组织全覆盖,指导企业建立内部劳动争议调解机构,确保争议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响应;加强与劳动监察部门的协作,建立“一口受理”机制,将刚性执法与柔性调解有机结合,提升争议处置的效率与效果。
三、深化裁审衔接,统一纠纷处理标准
裁审衔接是保障劳动争议处理公正性、高效性的关键环节。泗水县人社局积极与法院建立常态化裁审衔接,从受案范围、裁判标准、程序衔接、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,确保仲裁与诉讼工作无缝对接,确保案件处理结果公平公正,有效打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与司法保障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劳动者与企业在争议处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四、强化行业自律,推动长效治理建设
行业自律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在支撑,长效治理是保障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保障。泗水县人社局加强普法服务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“法治体检”,通过发放《规范用工告知书》《法律风险防范指南》等材料,常态化开展“送法入企”活动,帮助企业提升依法用工意识与自主规范能力。
同时,健全劳动纠纷动态监测机制,对投诉线索较多、存在潜在争议风险的企业,联合行业主管部门、属地政府提前介入,指导企业与劳动者开展平等协商,及时回应劳动者合理诉求,避免矛盾激化。针对涉及人数较多的争议案件,在妥善处置后,及时向企业下发仲裁建议书,指出用工管理中的问题,提出改进建议,督促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,提升自主预防与化解纠纷的能力,推动劳动争议治理从“事后处置”向“事前预防”转变,构建长效治理格局。
泗水县人社局将持续深化“预防走在排查前、排查走在调解前、调解走在裁决前”的“三前”机制,不断优化全链条劳动争议化解体系,以更有温度的服务、更高效的处置、更有力的保障,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生态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
永信国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