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一周要闻:股票配资推荐网
1、威马又现“金主”;
2、广州国资接手恒大汽车两子公司;
3、10年维护成本仅4035美元,领先行业!;
4、899元享7600元服务!小鹏汽车“无忧服务包”上线;
5、集团三季度营收1131亿,净利润113亿创新高,智能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首次经营盈利;
6、创始人及前CEO被执行36.5万,合众新能源破产重整债务超51亿;
大事件
1、威马又现“金主”
继翔飞推出威马温州工厂复工复产计划之后,威马背后又出现了新的“金主”:楚能。据了解,湖北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楚能新能源”)正谋划接手威马位于湖北黄冈的工厂。(来源:中国汽车报)
2、广州国资接手恒大汽车两子公司
11月21日,从天眼查网站获悉,、恒大新能源汽车(广东)有限公司近日发生工商变更,原股东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退出,新增广州聚力现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广州聚力”)为控股股东。
广州聚力对恒大两家子公司的出资额分别为25亿元和50亿元,持股比例各为100%。这两家公司均是恒大汽车体系内的重要主体。(来源:界面新闻)
大售后
3、特斯拉10年维护成本仅4035美元,领先行业!
11月19日,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发文强调了特斯拉在维护成本上的优势。根据美国权威消费评测机构“消费者报告”的调查,特斯拉在10年用车周期内的维护成本为4035美元,是成本最低的品牌。这一数字远低于排名第二的别克汽车的4900美元,以及维修成本最高的本田汽车的5850美元。
陶琳进一步指出,特斯拉车主无需担心传统汽车的机油更换、变速箱油和火花塞等保养问题,同时享有更长使用寿命的制动系统和三电系统质保。特斯拉提供的质保包括8年或最长24万公里的质保服务,这进一步降低了车主的长期维护成本。(来源:一电快讯)
4、899元享7600元服务!小鹏汽车“无忧服务包”上线
11月14日,小鹏汽车推出了“无忧服务包”,售价为899元/年。该服务包包含六大服务权益,总价值高达7600元。具体服务包括:2次免费上门取/送车服务(同城),价值300元;1次免费升级保养,包括全面车辆健康检查、全车杀菌、空调滤芯更换,价值470元;1个标准面喷漆免费,价值1100元(不包含拆装、钣金和标定工序的施工工时费);每月升级至50G车载流量,价值398元;使用充电致电池受损未赔付部分,提供免费维修兜底,价值4900元;以及7*24小时免费事故救援/脱困服务。
购买条件为在小鹏官方渠道完成车险购买,投保日次日起至商业险保单生效后的30天内可购买服务包。这一服务包的推出,旨在为小鹏汽车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全面的售后服务,增强用户体验。(来源:一电快讯)
5、保司定价普降,新能源车险有望理性回归
随着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陆续公布,财险公司车均保费情况浮出水面。据《金融时报》记者不完全统计,截至目前,67家财险公司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车均保费,最高达5700元,最低为850元。绝大多数险企车均保费集中在1000元至3000元,占比达74.7%,这体现了车险市场在充分竞争下的结构性平衡。
车均保费的变化不仅反映了险企的风险管控能力,还与行业发展趋势紧密相连。业内普遍认为,新能源车险是未来决定行业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。随着政策引导下定价机制的优化、新能源车维修成本的降低、险企风控技术的升级以及市场规模效应的显现,车均保费有望进一步回归合理区间。
记者统计发现,前三季度67家财险公司车均保费均值为2079元,中位数为1836.89元,整体呈现明显的结构分化。28家险企车均保费高于行业均值,其中12家在3000元及以上,现代财险以5700元居首。6家险企车均保费低于1000元,都邦财险最低,仅850元。大部分财险公司车均保费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。与2024年同期相比,25家保费同比增长,3家不变,36家下降。(来源:盖世汽车)
数据
6、小米集团三季度营收1131亿,净利润113亿创新高,智能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首次经营盈利
11月18日,小米集团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营收1131.2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22.3%,经调整净利润为113亿元,同比增长80.9%。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290亿元,同比增长199.2%,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盈利,经营收益为7亿元。小米第三季度交付108,796辆新车,创历史新高,YU7车型位居10月国内SUV销量第一。
小米集团前三季度研发累计投入235亿元,预计全年投入超300亿元,研发总人数达24871人。前三季度资本开支达130亿元,同比增长86.7%。截至9月30日,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5亿元,现金储备为2367亿元。(来源:一电快讯)
7、小鹏汽车Q3营收翻倍,交付量激增149.3%!
11月17日,小鹏汽车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。营收达到203.8亿元,同比增长102%,略低于市场预估的204.5亿元。净亏损为3.8亿元,较2024年同期的18.1亿元和2025年第二季度的4.8亿元有所减少。非公认会计原则净亏损为1.5亿元,较2024年同期的15.3亿元和2025年第二季度的3.9亿元显著降低。毛利率提升至20.1%,较2024年同期上升4.8个百分点。第三季度汽车总交付量为116,007辆,同比增长149.3%。
对于2025年第四季度,小鹏汽车预计汽车交付量将介于125,000至132,000辆,同比增长约36.6%至44.3%。总收入预计介于215亿元至230亿元,同比增长约33.5%至42.8%。这些数据显示小鹏汽车在营收和交付量上保持强劲增长,同时亏损有所收窄,毛利率提升,显示出公司财务状况的改善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。(来源:一电快讯)
8、极氪科技Q3财报亮眼:营收增9.1%,亏损大幅收窄
11月17日,极氪科技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,显示总营收达到315.62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9.1%,环比增长15.1%。在财务数据方面,整车营收为265.27亿元,同比增长7.3%,环比增长15.8%。综合毛利率为19.2%,毛利润60.46亿元,同比增长37.1%,环比增长6.9%。尽管净亏损3.07亿元,但同比收窄84.9%,环比扩大7.0%。研发费用率为8.7%,研发投入高达27.43亿元。在交付数据上,第三季度总交付车辆140195辆,同比增长12.5%,环比增长7.1%。其中,极氪(Zeekr)品牌交付52860辆,领克(Lynk&Co)品牌交付87335辆,新能源汽车车型占比72.4%。此外,焕新极氪001和极氪7X分别于10月11日和10月28日上市,前者售价26.98万元起,后者22.98万元起,均进行了多项技术升级。(来源:一电快讯)
9、吉利汽车三季度营收创新高,极氪退市合并在即
11月17日,吉利汽车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,显示营收达到892亿元,创下单季收入历史新高。在业绩会上,行政总裁、执行董事桂生悦透露,极氪退市与吉利汽车合并的法律障碍已不存在,目前正处于流程中,预计年底前完成整体交割工作。去年9月,吉利发布《台州宣言》,旨在推进内部资源深度整合,提升企业竞争力。今年5月,吉利宣布计划收购旗下极氪全部股份,若交易完成,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附属公司,并实现私有化退市。(来源:一电快讯)
企业动态
10、哪吒汽车创始人及前CEO被执行36.5万,合众新能源破产重整债务超51亿
11月18日,方运舟、张勇及宜春浪绫企业管理咨询中心(有限合伙)新增两则被执行人信息,执行标的合计36.5万余元,执行法院为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。宜春浪绫企业管理咨询中心成立于2021年10月,由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、原CEO张勇等40余位合伙人共同出资,出资额548万人民币,主要经营社会经济咨询服务、信息咨询服务。
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于今年9月召开。截至8月31日,共有1631家债权人向法院申报债权,申报债权总金额为260多亿元。其中,已完成审查确认的债权共计1340条,确认的债权总金额为51亿元左右。此外,合众新能源及其关联公司目前尚拖欠5000余名职工的工资、经济补偿金等共计约4.6亿元。管理人披露,债务人账户货币资金账面余额约为1545.91万元,其中银行存款约1500万元,尚有93亿元左右的应收账款。(来源:一电快讯)
11、理想汽车战略大调整:迎战小米,加快迭代,不再凑合?
11月20日,理想汽车面临销售和增长压力,公司在北京举行了为期三天的闭门战略会议,反思销量下滑、研发和产品等问题。理想汽车意识到,过去四年一次的平台大迭代节奏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竞争,导致产品出牌被动。增程车型L系列销量大幅下滑,从月销超5万降至2万左右。理想两款纯电新车i8和i6面临激烈市场竞争,i8与(丨)等车型正面竞争,i6则面临小米YU7等强敌。小米汽车虽入场较晚,但两款爆品车型使其成为不容忽视的对手。
理想汽车调整策略,加快产品节奏,从四年一次的平台大迭代缩短为两年一次,并动员供应链伙伴配合。公司产品方法论也在变化,不再抵触堆配置,而是追求打造让用户惊艳的产品。理想i8上市后更改配置,i6单一配置上市,逐渐回归“单品爆款”逻辑。研发技术部门正酝酿成立独立体系,参与更多产品创新。海外出口方面,理想反思全力出海晚了,将加快官方布局节奏。(来源:一电快讯)
12、福特福克斯停产,电动化转型加速!
11月15日,福特福克斯在历经27年、累计销量约1200万辆后正式停产。福特早在2022年宣布将停产这款长期畅销的家用掀背车,以加速其欧洲产品阵容向电动化转型。福克斯的停产意味着位于德国萨尔的福克斯工厂彻底停止整车生产,福特目前尚未公布工厂的潜在收购方,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。
福特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大幅萎缩,2015年尚居欧洲第二大汽车品牌,至去年已下滑至第12位,同期市场份额减少近一半。为重振欧洲业务,福特已制定回归欧洲主流销量阵营的战略规划,并任命前福克斯与车型系列负责人吉姆·鲍姆比克出任三年来首位专职欧洲业务主管,其核心职责之一即为“开发契合欧洲消费者需求的产品”。(来源:一电快讯)
永信国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